• 最新
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类囊体化石

比利时列日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一个研究团队在距今约17.5亿年的一种蓝藻化石中发现了类囊体膜结构,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类囊体化石,比此前类囊体化石的最早纪录提前了约12亿年。新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蓝藻和产氧光合作用的...

17.5亿年微化石中发现迄今最古老光合作用|蓝藻|产氧|藻类|叶绿体_网易订阅

研究团队说,对更古老微化石的类似超微结构分析或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并帮助确定类囊体的演化是否促进了“大氧化事件”发生时氧水平的上升。(来源:科技日报)

光合作用何时起源?国际最新研究在17.5亿年前微化石中发现证据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一组17.5亿年的微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产氧光合作用的演化。该论文介绍,产氧光合作用是阳光催化水与二氧化碳转化为...

邱保胜课题组在蓝藻光系统I组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_ycf_研究_蛋白

Ycf51缺失后不影响PSI的稳定性,且Ycf3总蛋白含量并不受影响,但类囊体膜上黏附的Ycf3含量增多,这暗示Ycf51与Ycf3一起参与PSI组装。分离光合复合体并分析各组分中蛋白含量的变化,发现Ycf51参与PSI组装要晚于Ycf3的作用,且...

重大发现:我国科研人员找到墨兰“颜值”“性格”基因

这次研究发现,墨兰叶色的频繁变异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糖代谢途径中CH1亚族基因的严重收缩,造成糖代谢受阻,类囊体垛叠淀粉粒结构破碎,叶绿体解体造成叶色变异。墨兰为何叫墨兰?墨兰大多品种的花色是紫黑色,所以叫墨兰。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