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何为“千年书史第一家”书法大家陈振濂解读黄庭坚真迹《竹枝词》

在天一阁的邀请下,沙孟海特别撰写一篇近三百言的《黄鲁直草书〈竹枝歌〉卷跋》。其中有“九百年剧迹,墨气绢色,奕奕动人,几度展玩,铭心弗谖。之句,表达了沙老对于这幅作品的欣赏与喜爱。而沙老的这页卷跋手稿现被沙孟海书...

王子今|竹枝词里的中缅交通史—读王芝《缅甸竹枝词》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近日做《清代海外竹枝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增订工作,拟补入王芝《缅甸竹枝词》等三种。王芝作品透露的中国缅甸交通的信息,以“竹枝词”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存留,值得我们重视。王慎之、王子今辑《清代海外竹枝...

晚清海外竹枝词:知识分子打量域外世界,从而留下的历史文化瑰宝

竹枝词,又称竹枝歌、竹枝曲,原是流行于巴蜀一带的地方民歌。它本是一种音乐、舞蹈相结合的歌咏形式,后经刘禹锡等人的发掘改造,多咏记当地风俗事物为主而渐趋文人化,成为一种诗体。从唐代开始,历代文人骚客写竹枝词者甚众...

活动预告|藏在“竹枝词”里的京味儿美食

然而,中国竹枝词之滥觞,可以追溯到更久之前。竹枝词是刘禹锡对唐代教坊曲《竹枝》进行文人化改造的成果。《竹枝》本为巴渝一带民谣,由乐官采风入教坊,演唱时每一个七言句都分二段唱,每段之后都有“竹枝”或“女儿”的衬词...

“武汉活字典”的精神遗产:沙月深情追忆徐明庭与竹枝词

江城印象竹枝扬,谷雨春风雄楚芳。督府堤边沙月照,明庭三镇汉歌长。《拜读沙月老师“满江红”忆徐老明庭先生》 周清明 东亭喜雨聚群芳,徐氏明庭汉俗香。拜读沙师经典赋,非遗竹韵永承扬。《竹枝词·红巷听沙月先生讲座二首》...

叶晔|风与物:作为“竹枝”变体的橘枝词与荔枝词

但渔洋的创作并不与批评同步,其《洞庭橘枝词》三首明言“叶水心仿竹枝、柳枝创为橘枝词,故友汪钝翁尝和之,因继有作”,却采用了“每首兼顾”而非“各首分担”的写作策略:“当年乐府传刘白,歌罢柳枝歌竹枝。昨日洞庭估船到...

深掘竹枝词文脉!上海首个区级竹枝词整理出版成果新鲜出炉

从元末杨维桢的《海乡竹枝歌》到民国高燮的《乡土杂咏》,历代诗人词客用这种雅俗共赏的诗歌形式,记录了金山地区的风土民情、人文变迁。在今年的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上海金山专场活动中,《金山竹枝词》大系的第三部—《风物与...

竹枝歌罢边沙远,百首传来耳目新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地区的民间歌谣演化而来的一种诗体,内容以记录地方风土人情为主,风格浅切直白、自然活泼。清代竹枝词创作繁荣,作品涉及之地遍及全国。不久前,《清代西域竹枝词辑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对散见的...

竹枝歌罢边沙远,百首传来耳目新-写于《清代西域竹枝词辑注》出版之际-今日头条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地区的民间歌谣演化而来的一种诗体,内容以记录地方风土人情为主,风格浅切直白、自然活泼。清代竹枝词创作繁荣,作品涉及之地遍及全国。不久前,《清代西域竹枝词辑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对散见的...

竹枝歌罢泪婆娑,一曲离骚唱奈何

竹枝歌罢泪婆娑,一曲离骚唱奈何,叶落梧桐秋雨后,清风明月两蹉跎。江南黄叶落秋波,明月清风奈若何,莫唱阳关声里泪痕多。雄鸡天下知,竹枝声里叶落秋风起,明月依然照我痴。歌未终,千年唱彻大江东,叶落秋风起,明月依然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