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第41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

新华社“雪龙2”号4月26日电(记者黄韬铭)北京时间26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澳大利亚霍巴特港,进行物资补给工作。部分队员在此下船,搭乘航班回国。本次考察期间,...妇产科医生手记 ...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大海捞“珠”

这串红色“珠子”就是潜标,学名叫锚碇潜标观测系统,由浮球、观测设备、释放器、水泥重块等组成,用特制绳索连接成串,是获取长期海洋数据的重要科考设备。布放入水后,底端1吨重的水泥重块沉入海底,浮球会把设备浮在水中,...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在“雪龙2”号上“猜冰山”

作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保留节目,队员们在即将抵达南极的兴奋中预测第一座冰山出现的纬度。中铁建工集团工人张建以58度20分的预测结果获得二等奖。遥望冰山,他总会想起过往15次奔赴南极的历程。从长城站、中山站到秦岭站,4次...

第41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在“雪龙2”号上“猜冰山”

作为中国南极考察队的保留节目,队员们在即将抵达南极的兴奋中预测第一座冰山出现的纬度。中铁建工集团工人张建以58度20分的预测结果获得二等奖。遥望冰山,他总会想起过往15次奔赴南极的历程。从长城站、中山站到秦岭站,4次...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破浪,向着极南之地—“雪龙2”号穿越“咆哮”西风带二三事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24日电(记者黄韬铭)天色灰蒙,时有落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航行在一望无际的波涛之上。白天,从驾驶台左右两侧的玻璃望出去,远处海平面升起又落下;甲板上的积水一来一回规律...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破浪,向着极南之地—“雪龙2”号穿越“咆哮”西风带二三事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24日电记者手记:破浪,向着极南之地—“雪龙2”号穿越“咆哮”西风带二三事 新华社记者黄韬铭 天色灰蒙,时有落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航行在一望无际的波涛之上。白天,从驾驶台...

第41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甲板之下,波涛之上—夜探“雪龙2”“心脏”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3日电(记者黄韬铭)12日夜里11点,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船舱逐渐安静下来。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涌浪传递影响,这两天船晃得厉害。为防晕船,队员们纷纷减少活动,早...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甲板之下,波涛之上—夜探“雪龙2”“心脏”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3日电(记者黄韬铭)12日夜里11点,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船舱逐渐安静下来。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涌浪传递影响,这两天船晃得厉害。为防晕船,队员们纷纷减少活动,早...

第41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给地球“打针”(cctv.com)

原标题:第41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给地球“打针” 新华社“雪龙2”号2月19日电记者手记:给地球“打针” 新华社记者黄韬铭 船时凌晨1点半的“雪龙2”号甲板上,吊机前站满了人。大家围聚一圈,认真听实验员许浩讲解注意...

第40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告别南极,难舍秦岭站

第40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告别南极,难舍秦岭站 新华社 2024-03-08 10:38 关注 新华社记者周圆 3月初的南极,久违的黑夜重新降临。秦岭站前,停泊的“雪龙2”号提醒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员们,离开的日子已近在眼前。归乡心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