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浙江丽水:系统修复湿地生态 守护生物多样精彩

通过疏通水系堵点、构建生态护岸、恢复本土植被等措施,重建湿地水文循环与生物栖息环境,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主要做法 多方联动,系统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构建“多部门协作、科技支撑、社会共治”的协同机制,整合自然资源、...

5只小麋鹿“落户”宁夏青铜峡 见证湿地生态修复成效

麋鹿吃草调控苇草生长、降低防火压力,粪便肥沃泥土促进物质循环。不过,引入西北干旱区也有挑战,...近年来,青铜峡市全面加强黄河湿地保护,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将30.93万亩湿地纳入林长制责任体系。...

高台:推动湿地生态持续向好|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制定印发了保护管理责任清单,促进湿地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检察有机结合,对涉湿水利工程植被恢复不力的问题下发检察建议书2份,有效预防和减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解决了执法过程中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

湿地保护新举措:精准划定退耕还湿区域,助力生态修复

近日,第十三管理区针对辖区内的退耕还湿地块,开展了精准的现场确界工作,这一举措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的退耕还湿政策,更好地推动湿地生态的修复与恢复。湿地,作为地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可小觑。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

高台县湿地保护新模式:科学管理与精细监管推动生态焕新

甘肃省高台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湿地保护新思路,以科学管理与精细监管为中心,推动湿地生态持续向好的目标。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也是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护的重要区域。然而,近年来由于不断的城市扩展...

【856·十三区】明确退耕还湿地的边界 确保湿地生态修复工作有序推进

为深入贯彻国家退耕还湿政策,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近日,第十三管理区针对辖区内退耕还湿的地块开展了现场确界作业,通过精准划定退耕还湿区域的边界范围,全力保障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取得实效。在确界工作中,第十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在南大港“安家”湿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_繁殖_生物_环境

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同时也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相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结语:携手共建和谐家园 白琵鹭在南大港的“安家”故事,不仅是生态修复参与者...

200株红树入驻临港,长三角湿地生态守护新力量

长三角地区面积广阔,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一直是环保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作为红树林生态恢复的前沿阵地,复旦红树林(临港)试验基地不仅作为“红树北移”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其通过人工引种和科学培育,已发展出兼具生态效益与...

事关鉴洋湖湿地生态修复,这场发布会为你解读→-The Paper

下阶段,台州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导向,始终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生产型湿地优势,兼顾生产保护和发展,以保护为先,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湿地宣教、...

辽宁盘锦:保护修复湿地,不断提升湿地的生态功能-The Paper

在辽河口湿地连续十年实施中央财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耕地补偿受益农户 4750 余户,生态补水 3.5 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滨海湿地 574 公顷、恢复退化湿地面积 577 公顷、清淤疏浚供水渠系 168.23 公里。此外,盘锦还实施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