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矢志钻研卫星导航系统技术难题— 让北斗点亮美好生活(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物小传 刘经南,1943年7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推进时空智能 创造万亿级产业—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新华网合肥5月22日电 题:推进时空智能 创造万亿级产业—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记者 陈听雨 朱家齐 郑伟 “哪块地缺钾,哪块地缺磷,哪块地长虫子,AI可以精准地把信息发送给农民,北斗引导自动驾驶去灌溉、...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一定要相信未来都是年轻人的 技术一定会被颠覆

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计算技术专家 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分享了他的观点,未来都是年轻人的,技术一定会被颠覆,唯一要问的是,颠覆性技术什么时候会发生?Deepseek 宇树科技 证明了另外一件事情,所有人都觉得不会发生的,...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推进时空智能 创造万亿级产业—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推进时空智能 创造万亿级产业—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作主题为《时空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从太空碎片监测到心跳检测,雷达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从太空碎片监测到心跳检测,雷达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字体:小 中 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从太空碎片监测到心跳检测,雷达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2025-05-21 08:16:32 来源:新华网 Play Video 0:...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中国在推动AI落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近日举行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目前国产GPU性能逐渐提升,但核心障碍在于生态兼容性不足,“好消息是,全国已有3万余家企业投入研发”。“当前大模型训练主要依赖两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国产芯片需打造类CUDA生态

在近日召开的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2025年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多模态,大模型能处理文字、图像、视频;第二个人工智能被应用到了与GDP密切相关的行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雄安之“新”贵在创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曾庆怡刘立)5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苏萍在雄安新区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上表示,雄安之“新”贵在创新。从承接疏解标志性突破到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拟任高校党委书记!

现任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拟任省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徐卫林- 徐卫林,1969年4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四川大学教师、武汉科技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教师、纺织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拟任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拟任大学党委书记,常委,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武汉纺织大学,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