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中西武术碰撞引热议:美国摔跤高手与太极大师的精彩对决揭示文化融合新趋势

专业人士指出,这场比赛不仅展示了武术的多样性,更彰显出不同武术流派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武术作为一项融体育、文化、精神于一体的运动,正逐渐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人民心灵的桥梁。许多学者认为,武术的精神...

深度融合中西哲学和文学,这场研讨会增强中华文明的全球影响力|JMedia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in Romano教授比较中西哲学异同,认为中国学者对西方哲学的接纳度更为开放,东西方哲学应该相互学习和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刘建军提出,拜占庭帝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摇篮,铸就了深远的...

陈丹|张大千艺术探索之中西绘画空间表现语言的交融-The Paper

本文更想从交融方面来探讨以张大千为例的20世纪国画大师们所做出的重要突破,特别是中西绘画空间表现语言之间的融合。图1《三十九岁自画像》1937年 145cm×58cm 纸本 绘画是空间艺术,绘画空间表现语言根源于空间观念,不同的...

再现19世纪澳门及广东地区图景,北京将展“艺荟中西”-The Paper

汪蓝介绍,希望通过对这些洋风画和地图的展出,重新呈现19世纪中西艺术相互交融的视觉图像,并挖掘与找回广州地区、特别是澳门多元文化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克莱德号帆船 丽方 1900年 布本油画胶合木质框架 25.8x40.5 cm ...

法国人类学家鲁兰时隔26年重访中国:中西之间很多方面可相互借鉴

他说,只要西方能客观认识中国,就会明白当误解消除后,中西之间本没有必然的对立;特别是当中西方都要解决一些共性问题时,双方有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去年6月底至7月初,巴黎郊区青年纳赫勒之死在法国全国主要城市引发街头...

【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言摘编】彭刚:在中西互鉴中推进文化传承发展-The Paper

但此后一段时间中西文明交流却变成了单向的,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欧美却对中国居高临下。文明借鉴应该是相互的,融合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而是成为更好、更伟大的自己。二、超越文明冲突,交流互鉴实现创新超越。“东海西海,...

“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与互鉴:中西文明本质异同”(2022)圆桌会召开

“求同存异”意味着文明相互借鉴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聚同化异”指文明面临共同外部威胁时,不同文明会更加凝聚。“标新立异”强调文明在竞争的过程中内嵌着合作,向着改进人类福祉、增加人类选择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随后...

在实践中融合:中西之学三人谈-The Paper

与谈人认为,在认同中西学问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和交融的前提下,需要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西学以满足好奇心、为求知而求知为内在动力,而中学则关注修身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前者是求知传统,后者则是精神信仰传统。学问的不同亦...

“中西之间没有必然的对立”—专访法国法律人类学家诺贝特·鲁兰_财经头条

作为人类学家,鲁兰自述是“当然的多元文化主义者”,他告诉记者,只要西方能客观认识中国,就会明白当误解消除后,中西之间本没有必然的对立,反而有很多方面可以相互借鉴。今年6月底至7月初,巴黎郊区青年纳赫勒之死在法国...

致敬中西建交50周年:双城印象·彩色笔记画展在马德里举行-The Paper

近年来,上海和马德里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也期待与西班牙更多友好城市共同探讨借鉴彼此发展经验和理念,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贺踊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之一,同时也有丰富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