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郑立军:以文化为桥,贯通古今与中西

这些证书是他跨领域学习、融会贯通的有力证明,他将不同领域知识融入国学研究与实践,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二零二四年九月国学智慧与传统文化赋能高级研修班受聘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进德知新,弘道宣化利物济...

融汇古今 艺贯中西—王子彬艺术成果推介会在京举行_学术_刊号_创作

尤其《油画笔触的情感表达》(《美术观察》总第270期2023年2月刊号:CN11-3665/J)与《论西方油画技法对当代国画创作的影响》(《中国艺术》总第80期2023年4月刊号:CN11-5171/J)两篇论文,被与会专家誉为打通中西艺术壁垒的理论...

吴冠中:贯中西,通古今,融合中西艺术的传奇人生

正如他所言:“一道以贯中西,一画以通古今”,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坚持探索与创新,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得以感受到艺术无国界的魅力与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道路是一条不断发展、持续完善的文化道路,应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以价值引领把握发展方向,以守正创新实现文化繁荣,以开放...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打破了“古今中西...

现在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文化_文明_中国

总之,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我们要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守正创新的实践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报记者...

现场|广东美术馆新馆:“南方视角”贯穿古今中西-The Paper

这一思想被后人概括为“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成为岭南画派的特征。展览现场,来自香港艺术馆的高剑父作品《花瓜鱼蟹四屏》 在展览中,1918年作品《鸡声茅店月》(广州艺术博物馆藏)体现他的艺术见解,在这件作品中,既有斧...

【时代青音】以“守正创新”求解古今中西文化之争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摒弃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扬弃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融入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

城市漫步CityWalk|古今融通沿途道,中西邂逅徐家汇-The Paper

后人继承徐光启、利玛窦开创的西学东渐、中学西传的事业,大量科学、技术、文化、出版、印刷、电影、绘画、雕塑、慈善和宗教机构在此陆续兴建,徐家汇由此成为近代中国了解西学的窗口,汇通古今、融合中西的独特文化空间。...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为何要强调“尊古不复古”界面新闻·中国

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就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的基本遵循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也就是尊古不复古。为什么要尊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好书赏读|打破古今中西界限—刘海粟的艺术与艺术观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刘海粟因此直言:东抄西袭的“改造”,谈不上是彻底的改造,在研究古今中西“画法”和“主义”的同时,不能单纯地以“新旧”作为标准,而应根据是否符合“真实、自然”的准则来判断高下,只有如此,才不受“画法”和“主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