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北京:古籍修复“绽放”在青春指尖

学生们上手修复之前,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师杨弋详细梳理了中国古籍发展源流史,讲解古籍修复技艺流程和原则。5月18日,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师杨弋进行古籍修复演示。杨丽/摄 杨弋介绍,古籍破损类型基本可...

潮州开元寺国宝《大藏经》再启修复,全国顶流古籍修复专家领衔带新

来自全国13个省(直辖市)19家单位的30名专业学员齐聚千年古刹,在全国顶流古籍修复专家的指导下,对寺内珍藏的乾隆版《大藏经》展开新一轮修复。300年瑰宝保护形势严峻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乾隆版《大藏经》是中国现存唯一...

直击潮州开元寺古籍修复现场,乾隆版《大藏经》已完成11册精修

矗立千年的开元寺,见证着这场跨越两百多年的修复古籍历史场景。工作台上铺着泛黄的经卷,有些地方已经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成碎片状;有些则因为受潮而粘连紧密,难以分离。专业学员们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修复工作。记者身...

人工智能助力古籍修复千年文献重现生机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为古籍修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千年文献得以重现生机。传统古籍修复是一项耗时耗力、技术要求极高的工作,需要修复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手工技艺以及...

古籍修复技术突破:千年典籍重现光彩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文关怀的深化,古籍修复技术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突破,让那些尘封千年的典籍得以重现昔日光彩,焕发新的生命力。古籍修复,这一古老而精细的手艺,历来被视为“妙手回春”的艺术。它不仅要求...

四川为古籍保护利用立法

如何更好守护这千年文脉,传承文明薪火?...针对古籍保护和利用不足,条例草案明确加强分级管理、改善存藏条件、加大珍贵濒危古籍抢救修复等,规定古籍修复应当按照尊重古籍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进行,同时对古籍阅览服务、整理...

《四川省古籍保护利用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四川为古籍保护利用立法

如何更好守护这千年文脉,传承文明薪火?...针对古籍保护和利用不足,条例草案明确加强分级管理、改善存藏条件、加大珍贵濒危古籍抢救修复等,规定古籍修复应当按照尊重古籍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进行,同时对古籍阅览服务、整理...

四川探索为古籍保护利用立法,全国尚属首次

“目前四川有专业古籍修复师约80名,其中17名在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杜桂英坦言“这17名还远远不够”。“1名修复师每天最多修复7页,完成一本200页左右的古籍需要1个月左右。杜桂英说,面对庞大的古籍修复需求现实,以...

探秘千年典籍!甘肃省图书馆举办古籍书库开放日活动

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对话陇原古籍珍本。5月28日,由甘肃省图书馆精心组织的“走近古籍·对话古籍”古籍书库开放日暨“陇...在古籍修复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体验者拿起针线,从折页、齐栏到穿线,一步步体验线装书的完整制作流程。...

四川将立法推动古籍保护 让千年典籍“活”起来

近年来,四川古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制度机制和职责体系不健全、一些珍贵古籍抢救修复不及时、收藏基础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藏用矛盾突出等问题。“推进古籍保护利用立法,总结凝练四川行之有效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