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锐评|博物致知:传承“过去”烛照“未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中国主会场活动则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博物馆,这个一度被视为“高冷”的文化空间,如今已然跃居文旅“顶流”,成了全民共享的知识场、教育场、精神...

让“博物致知”更多成为“文化日常”

原标题:让“博物致知”更多成为“文化日常”即将到来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按此前发布预告,即将推出的“文明桥梁计划—文物出境...

科技赋能 成都自然博物馆“518”解锁新玩法

人民网成都5月18日电(王凡)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紧扣该主题,精心策划“自然谜语·博物致知”—

【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我省多地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 法律顾问|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

博物馆热度依旧但角色在变

为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更深度融合,市文旅局昨天发布了“守沪文脉”上海文化遗产主题游地图,启动文物探寻行动,精心规划的红色记忆、博物致知、寻根溯源等8条寻访线路,涵盖热门文物建筑、博物馆、历史街区等,搭配数块...

上海已拥有171座博物馆,全年文创收入4.9亿元

线上,大众点评平台启动“守沪文脉,创享未来”文物探寻行动,发布“守沪文脉”上海文化遗产主题游地图,涵盖热门文物建筑、博物馆、历史街区等,精心规划的红色记忆、博物致知、寻根溯源等8条寻访线路。线下,首届“申活集”...

博物馆冷热不均?“大动脉”与“毛细血管”都须激活

在和相关专业同学讨论、向学校和科研院所老师请教后,吕阔和其他4名热爱博物馆的同学组成了“博物致知”项目小组,从“冷门博物馆”入手进行调研。中国考古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蓝田猿人遗址博物馆…2024年11月开始,小组...

“国际博物馆日”山东主会场在青启幕,青岛推出五十余场特色展览

此外,现场还组织了公益鉴定、博物致知大讲堂和文创市集等一系列精彩活动,吸引众多观众参观体验。近年来,山东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建设、文物保护、展览展示、文明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为现代化强省建设、...

【投融资动态】中科玻声A轮融资,融资额近亿人民币,投资方为道禾长期投资、格物致知基金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14日公布的信息整理,中科玻声科技(溧阳)有限公司A轮融资,融资额近亿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道禾长期投资,格物致知基金,中科创星,溧阳创投。中科玻声科技(溧阳)有限公司重点聚焦...

重生刘备:种田三造大汉 第八章 格物致知

“子达兄,何谓格物致知?卢敏未开口, 旁边公孙瓒便高声道: “何为格物致知?师伯郑康成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格,即是来的意思。从汉到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