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盛松成:如何通过再分配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财政|主要经济体_网易订阅

从逆周期调控的视角看,要使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提振,尤其是大力提振消费需求,主要还需倚重短期内的转移支付。我们建议特别国债资金的使用可以较多地向这方面倾斜。增加对居民部门的短期转移支付 首先,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

中央定调!明年财政、货币政策为何突出一个“效”字?

而之所以强调“适度”,则与经济持续修复,财政增收有基础,政策过度扩张力度的必要性下降有关,同时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也对媒体表示,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既...

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宏观政策“积极”主基调 专家:将保持稳增长取向 上半年存降息、降准可能|央行|货币政策...

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冯俏彬:厘清宏观调控目标,加强政策综合协调

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则属于工具范畴,是实现上述目标所要倚重的手段和工具。我们时常将二者混淆,有时候把工具当目标,有时候把目标当工具。因此,在进行目标分解时,要确保目标清晰、可量化,并且具备可操作性。第二,要加强...

【投融资研究与实务】推进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结合的国际经验|中国投资-The Paper

不同调控工具对于不同目标的有效性不同,跨周期和逆周期的调控结合应各有倚重,应首先明确调控政策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针对短期目标更多使用逆周期调控工具,但在工具的投向领域、使用进度、退坡时间等方面兼顾跨周期调控...

9月CPI、PPI涨幅略低于预期,“货币政策可优先考虑提振内需”-The Paper

温彬说道。周茂华也表示,物价整体温和可控继续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良好环境。同时,政策需要平衡内外均衡,防范地缘冲突、欧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溢出影响;继续实施好保供稳价措施,更加倚重结构性工具,提升政策质效。

区分“目标政策”与“工具政策”构建高效协调的宏观调控新机制

宏观调控中发掘并加强财政政策的总量调节功能、货币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手段有别于传统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一方面,要看到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背景下,这种非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增强了调控的精准性,...

卢锋:一轮不一样的需求不足,一波不一样的刺激政策-The Paper

面临困难形势决策层坚持推进改革和入世(加入WTO)开放,宏观调控方面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经多年调整迎来新世纪初年开放经济景气繁荣。第四次是2008年底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导致我国出口一度急剧收缩,伴随沿海地区外向经济...

日本经济实现再通胀,对长期停滞和通缩经济体有哪些政策启示|

日本经济经历了多年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停滞,期间日本宏观政策应对的摇摆,不仅始终未收到预期效果,更是始终面临各方的质疑,直至2012年安倍晋三重获首相之位后,基于各方诉求,提出“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与...

专访卢锋:一轮不一样的需求不足,一波不一样的刺激政策|政府|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_网易订阅

专访卢锋:一轮不一样的需求不足,一波不一样的刺激政策,卢锋,政府,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刺激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