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汶川地震17年后,她想把博物馆学校带回中国

凤凰网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出“无障碍博物馆”系列主题访谈,通过分享不同视角下的无障碍故事,带你走进一个有爱无碍的世界。刘清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儿童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协调人,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教育...

广东省博物馆11场沉浸式公益活动

“听见文物·相‘手’粤博”项目今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全球案例,输出“无障碍博物馆”广东经验。未来,粤博将扩大服务覆盖面,新增孤独症青年教育活动,倡导残健双向共生,共建多元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梁志钦 ...

无障碍关怀彰显博物馆温度

“我是一名‘90后’文物修复师,也是听力障碍者。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古陶瓷修复人员岑岭的介绍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文物修复师是文物的‘医生’,我们用特制胶水精准复位陶瓷‘骨折’的地方”。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是...

无障碍关怀让聋人也能成为修复师,博物馆传递温暖与平等_文物_文化_上海博物馆

博物馆的无障碍设施也为特殊人群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副馆长黄河提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不仅强调博物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更关注特殊人群的需求。陶瓷馆内设置了盲文说明和可触摸的...

九图盘点最有温度的博物馆|用无障碍链接未来

你在博物馆看到过残障人士吗?作为残障人士,你去过博物馆吗?今年的5·18既是国际博物馆日 也是全国助残日 凤凰网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共同推出“我们都爱博物馆”系列策划 解锁博物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哪些博物馆 玩转多重...

跨“粤”障碍 筑彩未来 广东省博物馆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其中“听见文物·相‘手’粤博”无障碍文化共融项目创新实践在今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全民博物馆:在无障碍和包容性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出版物中,成为全球文博领域的标杆,向全球输送“无障碍博物馆”发展的广东...

大学生为视障群体设计了一座博物馆

最终,她决定通过空间与光线的变化,同时辅佐相应无障碍设施,来设计这个视障群体摄影博物馆。课题答辩前,张诗艺不断打磨自己的方案,也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设想。设计方案中,这座长150米、高16米、宽16米的博物馆,处处体现出...

共同为特需儿童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公益|丝巾|无障碍|苏州丝绸博物馆_网易订阅

共同为特需儿童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公益,丝巾,无障碍,特需儿童,希望的蓝天,苏州丝绸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系列公益活动!

其中“听见文物·相‘手’粤博”无障碍文化共融项目创新实践在今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全民博物馆:在无障碍和包容性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出版物中,成为全球文博领域的标杆,向全球输送“无障碍博物馆”发展的广东...

广东省博物馆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其中“听见文物·相‘手’粤博”无障碍文化共融项目创新实践在今年3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在《全民博物馆:在无障碍和包容性方面的创新实践案例》出版物中,成为全球文博领域的标杆,向全球输送“无障碍博物馆”发展的广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