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粗简豪放:“吴门画派”领袖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有竹居主人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以山水、花鸟名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主力干将,也是明代文人画的旗帜性画家。沈周世代隐居吴门,祖父沈澄工...

粗简豪放:‘吴门画派’领袖沈周与文人画的巅峰之作

尽管他未曾应科举,沈周却以“有竹居”为名,过着吟诗作画的闲适生活,广泛交游,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他的艺术之路,既是对家学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沈周的画作中,山水画是他最为人知的代表。早期的《庐山高...

作为文征明、唐寅的老师,无可争议的C位大咖!画家沈周的有竹居是什么来历?

但所有的院子中,最让我神往的是画家沈周的有竹居。明 沈周 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化竹筑园 沈周45岁时,在苏州相城的阳澄湖畔,开始修筑自己想要的院子。为了让院中的景致契合自己文雅的诗心,他向朋友们求助—请把你们所知的、...

沈周《有竹邻居图》卧游山水,与贤为邻|明月|渔父图_网易订阅

当然,沈周所居之所,就在有竹居。有竹居本是石田先生的父亲和伯父读书学习的地方(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成化七年(1471年),沈周修葺自己的“有竹居”,并作《葺竹居》一诗以自得。行年四十...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壶中有酒且为乐|明月|杜牧|碧云|晓月|山水画_网易订阅

成化七年(1471年),沈周修葺自己的“有竹居”,并作《葺竹居》一诗以自得。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感兹白傅言,蹇予适相当。老态一何逼,流光一何长。坐懒百事堕,澹然与世忘。黾勉旧田庐,今兹始葺荒。买竹十数栽,初种未...

清明卧游“江浙沪”沈周读取了哪些美景记忆?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牛背宽阔,载着从幼到老的沈周平稳穿过山野石桥、田间小径,在猪嚎犬吠声中往还“有竹居”和西庄。一句“老夫自是骑牛汉”,流露出的是自得。至味(节选) 初夏吃枇杷,是沈周年复一年的“必备功课”,以之入画,则是他对惦念...

沈周,失眠了-The Paper

沈周执杖悠游,短暂停留后回到有竹居,他只取意象化的风景,画出了《千人石夜游图》。图中,唯有花青与淡墨调制而成的浓重叶色,意味着游赏的时段,相较之下,身着淡色长衣的沈周,更加淡然,他漫步石上,静心远观,若有所思,...

朱良志:沈周的艺术总是充满温情,一只不忍离去的鸟儿都使他清泪满面|纯粹艺术-The ...

1471年,四十五岁的沈周重修先人留下的有竹庄,《葺竹居》诗写道:“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感兹白傅言,蹇予适相当。老态一何逼,流光一何长。坐懒百事堕,澹然与世忘。黾勉旧田庐,今兹始葺荒。买竹十数栽,初种未过墙。把...

汤志波评《吴趣:沈周绘画与文官鉴藏》吴门画家与文官的交游_上海书评_澎湃新闻-The Paper

(《甫田集》卷二十五)沈周隐居的有竹居,不像安静的世外桃源,更似热闹的文化中心,“每黎明,门未辟,舟已塞乎其港矣。先生固喜客,至则相与䜩笑咏歌,出古图书器物,摸抚品题,酬对终日不厌”(王鏊《石田先生墓志铭》)。...

沈周的家园(一)田与庐-手机新浪网

沈周画了多幅有竹居附近的山水景象,《有竹庄中秋赏月图》中,嶙峋的青山上瀑流喧豗。山道迂回间绿竹参差。一座小小的茅亭中,沈周与友人对坐饮茶赏月。亭边的板桥上,一只白鹤静静地站着,看向茅亭里的二人。竹影摇风,皓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