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光照驱动的沉水植物组织质量变化对附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研究针对淡水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分解过程中附生微生物群落的结构调控机制展开探索。通过双阶段实验设计,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光照和营养调控改变Elodea nuttallii的C:N:P化学计量比和酚类含量,进而分析组织质量变化对附生细菌...

“洪湖山水工程”收尾,“长江之肾”获一体化修复

近年来,大量污水长期汇入洪湖,导致洪湖水质持续恶化,沉水植物几乎消亡,水体自净能力严重弱化。2022年,洪湖山水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始实施。该工程包括生态斑块吹填480万...

中国发现约3.7亿年前的最古老挺水植物

这项古植物学领域迄今所知最古老挺水植物的重要发现和研究,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临沂大学、安徽地质博物馆等同行学者合作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

湖北洪湖:“山水工程”绘新景

系统开展水生植物种质资源筛选与适应性培育,优化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使大湖内水生植物成活率从不足40%提升至90%,水体透明度提高1.5倍,氮磷负荷削减率达50%,为洪湖水生植物恢复提供可量化技术路径。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

洪湖山水工程: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屏障

近日,湖北洪湖金湾生态斑块亮点打造工程正式完工,这标志着覆盖了大半个洪湖区域的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近年来,大量污水长期汇入洪湖,导致洪湖水质持续恶化,沉水植物几乎消亡,水体自净能力严重弱化。

中交一航局洪湖山水项目金湾生态斑块亮点打造工程全面完工

系统开展水生植物种质资源筛选与适应性培育,优化沉水植物群落配置,使大湖内水生植物成活率从不足40%提升至90%,水体透明度提高1.5倍,氮磷负荷削减率达50%,为洪湖水生植物恢复提供可量化技术路径。中交一航局洪湖山水项目部...

淡水盐碱化对水生植物影响的热点、趋势及前景: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分析

沉水植物(submerged macrophytes)是研究最多的类群,其次是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文献中日益强调盐碱化与气候变化的协同胁迫,其中温度升高会加剧盐度效应。这些发现凸显了理解环境胁迫因子对大型植物群落影响的迫切需求,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