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清华简《成后》篇所见周初史事

新史料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进展,清华简即是这样的新史料。近期公布的清华简《成后》篇,“是关于西周早期史料的新发现,初步研读简文内容,可以看出简文反映了西周早期历史和王朝政治的若干信息”。《成后》篇记载了文王、武王...

【清华大学114周年校庆】能动系欢迎校友回家!附极简版返校锦囊

四月的清华园正是芳菲浸染的时节清波潋滟映亭台嘉木葳蕤接碧霄值此万物并秀之际我们满怀喜悦共庆清华大学114岁生日亲爱的清华能动人特奉上这份极简版返校锦囊能动系校友返校接待站时间:4月26日-27日地点:

邵鸿率调研组赴清华大学调研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和教育评价体系...调研期间,邵鸿还会见了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参观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及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简”)。...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 第5期|刘成群 段乐千:论清华简《畏天用身》中的墨学精神

一、清华简《畏天用身》与荀学、黄老之学的关联 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刊布之前,黄德宽介绍过《畏天用身》,他认为:“这篇简文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先秦思想史文献,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天人思想等具有重要价值。[1]...

“清华简”新增5篇竹书整理成果,发现迄今最短的战国竹简|清华大学|乐风_新浪新闻

12月1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共整理《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其中,《乐风》...

“清华简”首次发现战国时期这类文献

图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书影。本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五篇竹书,首次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礼类文献,与传世的《仪礼》17篇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首次发现了...

清华简第十三辑发布: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

2008年,清华校友向清华捐赠近2500枚曾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这些战国竹简也即“清华简”。这些“清华简”年龄已达2300多岁,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竹简上的文字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现已失传。...

特稿|抢救清华简的中国速度

荀子为战国晚期人,清华简的抄写时代为公元前305年左右,《畏天用身》的创作年代应早于《荀子》。《畏天用身》一文所反映的天人思想在当时应该是较为流行的,对荀子天人观的形成应有一定的影响。就在最新成果发布前,清华大学...

“清华简”首次发现战国时期这类文献→-The Paper

12月10日在清华举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清华简”新整理出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佚籍。据悉,其中的两篇竹书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是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的首次发现...

再现战国礼书原貌 我国在“清华简”中首次发现“先秦礼书”

10日在清华举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清华简”新整理出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佚籍。据悉,其中的两篇竹书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是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的首次发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