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公元756年,59岁的“七绝圣手”王昌龄被贬后准备返回老家。在途经亳州时,竟被远

公元756年,59岁的“七绝圣手”王昌龄被贬后准备返回老家。在途经亳州时,竟被远日无仇,近日无怨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残忍杀害。后来,宰相亲自为他报仇,还留下一句千古名言。闾丘晓是亳州刺史,然而却德不配位,贪生怕死。唐朝...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鲜拌面香飘海内外

南街村集团还与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工业大学合作,探索在碱性条件下的保鲜技术,以更接近消费者对面条口感的要求。如今,鲜拌面保鲜技术已成为南街村集团的核心竞争优势。鲜拌面销量激增,但南街村集团始终重视食品安全与产品...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踏春赏景“走百病”

本报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翼飞 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春风和煦,开封市各个景区游客如织,大家走出家门,畅游在春光里。俗话说:“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按照民间习俗,正月十六“走百病”,在...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雨雪霏霏迎书会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王冰珂 “不出正月都是年。农历正月十三(2月22日),是马街书会的正日子。此前几天,这里便热闹起来。2月21日下午,虽然雪花纷纷扬扬,马街书会现场仍然人来车往、气氛热烈。民间艺人冒雪来到亮书...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龙台村里舞火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成安林 通讯员 贾黎明 甲辰龙年新春,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的火龙舞比往年更应景。“腊月二十八,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走进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俺村火龙舞受邀参加。2月19日,龙台村党支部...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和“掌柜的”一起向前冲

他们春节不打烊,店员们也不离岗,早在大年三十,她就把全年的奋斗目标和要求,跟大伙说了个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37岁的贺亚伟显得老成持重,他边干边说,“前几年饭店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掌柜的’坚持不放弃,最大的…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鲜香的合子映团圆

本报记者 龚砚庆 史长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这句俗语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祈愿。2月11日,大年初二。开封的大街小巷年味儿浓郁,新春庙会、年货市集上各色美食云集...

借得东风好扬帆(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

去年自筹300多万元回老家建条新船,打算自己单干。河南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淮河航运繁忙,淮滨中心港航线日增,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坐在船头装修豪华的客厅中的沙发上,邓照喜乐呵呵地说。结婚十多年,丁金侠跟着丈夫风里来、浪...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公益健身走出幸福生活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1月18日早上7时,汝州市城市中央公园,户外运动协会南环路健步走总队结束了5公里的晨走。稍作休息,队员们又穿上“红马甲”,开始协助环卫工人铲冰清雪。“现在市区环境这么好,我们锻炼有了好去处,...

春雨润苗助丰产(谚语里的老家河南)合作社|盘式|小麦_新浪新闻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学桦 成安林 本报通讯员 李梦茹 2月18日,武陟县嘉应观镇二铺营村的国联农机专业合作社高标准农田里,合作社负责人张国联蹲下身子查看麦田墒情。“农谚说‘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46岁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