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播撒边境村电商兴农的种子

在这片边境村落的土地上,宋怡然和网络主播团队用镜头和电商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责编:袁晴] 4月29日,在东阿拉村直播间,团队成员张燕芬(右)为张丽笑整理服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

【致敬奋斗者】田巧玲:黑土地上的“庄稼医生”

但田巧玲最珍视的,是种植户送的绰号—“科技兴农领头雁,黑土情深女工匠”。2024年,她带领团队打造的科技园区成为“北安模式”标杆,吸引20余批考察团学习。站在金黄的豆浪前,田巧玲目光灼灼:“我要让每寸黑土都变成‘科技...

青年“兴农人”在黄土地上“写论文”

在这些高素质农民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三农青年在黄土地上努力“书写论文”,推动着塞上江南乡村振兴稳步前进。青年“兴农人”有了专业职称 12月初,贺兰山东麓寒风瑟瑟,陈晓燕的生物科技公司将枸杞产品生产设备开足了马力。...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乡村振兴一线探访)

马均带领团队在这里扎根20年,将论文写在“天府粮仓”的大地上。采用马均传授的稀植壮苗、水肥耦合等关键技术,王元威种植稻谷增产10%以上。尝到甜头的王元威干劲十足,果断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土地从不足300亩扩大到3000多亩。...

山东农业大学成立党员博士兴农团践行科技兴农—行走在田间地头 新技术助农兴产

“从实验室到广袤黄土地,从论文到农民手中的实用手册,从突破‘卡脖子’的种源技术到科技助力农民增收,实践见证的是农业科技带来的丰收喜悦,也是中国高等农业人才培育路径的新探索。徐剑波说。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

85名“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简介-The Paper

她走遍40余个辣椒产业发展重点县(区)及乡镇,手把手指导农民种好辣椒,把论文写在了黔山秀水间。27.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二级研究员。她坚持“藏粮于技”才能“虫口夺粮”的理念,围绕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病...

赞!丨六盘水多人上榜“新时代的贵州人”先进典型-The Paper

她走遍40余个辣椒产业发展重点县(区)及乡镇,手把手指导农民种好辣椒,把论文写在了黔山秀水间。27.谈孝凤 贵州省植保植检站二级研究员。她坚持“藏粮于技”才能“虫口夺粮”的理念,围绕贵州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病...

一粒玉米里的乡村振兴—来自北纬47°黑土地的观察

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技术专家、众多农业相关专业青年大学生厚植“三农”情怀,扎根黑土地、保护黑土地,成为新农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正在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用科技力量守护好“大国...

快来点赞!咸宁1人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袁炎良,男,1968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咸宁市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17年来,袁炎良扎根猕猴桃种植研究,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潜心突破种业“芯片”,推动国内猕猴桃品种优化改良并跻身国际高端市场。他...

用青春书写科技兴农答卷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液压油管到智能芯片,这位从平凉山沟里走出的90后博士,带着“让农民直起腰挖土豆”的朴素愿望,14年来,一直尝试着用齿轮与智慧,在我省丘陵山地马铃薯收获机械的研发上倾注心血,用青春在黄土地上书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