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洪湖山水工程”收尾,“长江之肾”获一体化修复

整体投资超过15亿元,旨在统筹解决洪湖流域面临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重构“江湖联动、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守护“长江之肾”。在石码头电排河桥头,第一财经记者看到,河面宽约30米,水体清澈,两岸栽种了乔木落羽杉...

湖北荆州“山水工程”临近收尾“长江之肾”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洪湖区域是其核心板块,旨在通过系统性、整体性的治理策略,统筹解决洪湖流域面临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重构“江湖联动、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守护“长江之肾”。“山水工程”项目分为五个子项目,分别为长江-洪湖段...

湖南做活洞庭水文章“长江之肾”实现生态经济双复苏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南将不断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通道,积极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洞庭湖区广袤的湿地、湖泊、林地资源,探索建立生态价值实现、绿色财税、绿色金融等...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探访黄庭坚故里:影响诗坛九百年,江西诗派缘起修水之畔

打开地图,在以江为名的江西,“长江之肾”鄱阳湖如明珠闪耀。修水是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流经江西超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终汇入长江,归于大海。在长江的孕育下,修水之畔,名家辈出,被世人敬称为“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

长江“生态大体检”揭露哪些问题

“长江之肾”遭遇生态危机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省,97.7%的国土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每年平均向长江提供15.5%的水量,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省份之一。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对于调节长江水位、保护生物多样性...

长江十年禁渔显成效 洞庭湖水域焕发新生

央广网长沙3月8日消息(记者杨清)湖南素有“三湘四水”之称,全省97.6%以上面积都属于长江流域,其中洞庭湖被誉为“长江之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作为我国第...

入汛后水位速涨“长江之肾”水面扩大约80%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因其在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巨大作用,被称为“长江之肾”。2022年至2023年,受干旱少雨天气和上游来水偏少等影响,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长期处于水位偏枯状态,多个水文站...

守护长江之肾:江西检察机构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在2024年背景下,江西省检察机关积极响应生态环境保护的号召,精确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的“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发扬守护“长江之肾”的使命。他们将合法合规的思维与手段融入到生态保护努力之中,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贡献...

推动同题共答 守护“长江之肾”

鄱阳湖被誉为“长江之肾”,拥有“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湿地景观,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对维护水生态系统安全、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江西省检察院积极争取人大监督支持。省人大监察司法委...

“长江之肾”再遇生态危机,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何又“掉链子”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长江之肾”,关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鄱阳湖和洞庭湖被誉为“长江双肾”,是中国面积位列前两位的淡水湖泊,在调节长江径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洪湖,是长江流域的一个重要湖泊,是湖北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