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中国天眼新视角:毫秒脉冲星与引力波探针

从 1994 年开始中国学者提出对中国天眼(500 m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的原初构想,到 2016 年 9 月 FAST 落成,FAST 团队用了 20 多年的时间...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相比,FAST 在结构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创新,首先 ...

中国天眼工程升级计划—FAST核心阵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

《科技导报》邀请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解读 FAST 核心阵设计和关键技术,让我们跟随作者一睹中国天眼工程升级计划。射电天文学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在过去的 90 年里为人类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诸多重要贡献。然而,...

科普|“中国天眼”(FAST)与它的科普探索之路

从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以下简称“中国天眼”)工程勘察论证、预研、立项、建设、运行过程的科学传播,总结归纳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设施科学传播模式,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多方位的民间科普、大众科普,坚定...

太可惜了!耗资2.6亿的“世界最大天眼”如今竟成了垃圾场?

说到世界级的“天眼”,你可能会想到中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那个比足球场还大的“天空之镜”,捕捉着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但今天要说的,并不是那个依然“高光”的...硬件老化、技术落后,它的科研价值逐渐被更先进的设备取代。...

【智造未来】微观世界 光电传奇—光纤传感技术

如今,“光纤光栅1.0”技术通过全同技术 将400个点位...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太可惜了!耗资2.6亿的“天眼”射电望远镜,如今已经沦为垃圾场

还曾出现在好莱坞大片《接触未来》和《007黄金眼》里,是那个年代全球科学技术的象征。007系列电影...就在阿雷西博沉入热带雨林的废墟时,地球的另一侧—中国贵州大山深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正在悄然发声。...

我国科学家借助“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带领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

从“模糊成像”到“精准追踪”自适应光学技术破解脊髓手术心跳干扰难题

当下现有的术中影像技术,如 MRI、CT、超声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手术...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

仿生技术让水下机器人像鱼一样灵活游动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丨丁正江团队:创新“地球医生”技术缝合“大地伤疤”

他牵头建设了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