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中国人很早就吃“西餐”有汉学家考证过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西餐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据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观察:“中国民众的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引进来的世界各地的美食非常丰富,现在去餐厅可以吃到乌拉圭牛肉、喝到乌拉圭葡萄酒。对比中西餐的差异,美国汉学家...

综述|拉美日渐兴起汉学和中国学热潮

首届拉美地区汉学家大会的举办就是一个例证。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院长安娜·加芙列拉·费尔南德斯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的研究报告,拉美地区近年的中国研究发展迅速。涉华...

东西问·汉学家丨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我是个“中国化”的外国人

视频:【东西问·汉学家】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我是个“中国化”的外国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年均八次来中国的乌拉圭人 罗维塔与中国的缘分始于孩童时期,他的父亲是一名书商,20世纪60年代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创办了新生...

东西问·汉学家|世界各地汉学家接“龙”祝福中国新春

龙年对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有着特殊的意义。1976年丙辰龙年,罗维塔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第一个春节。“今年将是我与中国打交道的第五个龙年。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祝贺。俄罗斯汉学家罗季奥诺夫(Aleksei Rodionov)今年...

世界各地汉学家接“龙”祝福中国新春

龙年对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有着特殊的意义。1976年丙辰龙年,罗维塔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第一个春节。“今年将是我与中国打交道的第五个龙年。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祝贺。俄罗斯汉学家罗季奥诺夫(Aleksei Rodionov)今年...

汉学家的“中国日记”

1975年,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跟随父母来到中国,开启了在中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是从南半球来到北半球,从距离北京最远的城市之一来到北京。对我来说,看到的事物都是新鲜的,都是有意思的。此后,罗维塔在中国生活了20年...

在书中,汉学家与中国相遇|汉学家|魏斐德|乌拉圭_新浪新闻

乌拉圭汉学家罗维塔则是因阅读与中国结缘。他的父亲是一名书商,20世纪60年代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创办了新生书店,在乌拉圭和南美地区发行出售有关中国的各类书籍。年幼的罗维塔首先被讲述中国的画报深深吸引,有孙悟空、...

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北京论坛举行

在阿根廷、希腊、阿塞拜疆、乌拉圭、智利等12个国家建立了汉学中心;积极推进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与新加坡、韩国、伊朗等18个国家签署了部长级的经典著作互译备忘录,在海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阿根廷国会议员...

相关阅读